6月11日下午,通识教育中心二支部罗幼芝副教授在3栋304教室给全体教师上一堂特殊的党课,党课的主题叫《高数课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设计》,这是通识教育中心党总支“人人上党课”活动的第一课。
“人人上党课”主题活动是通识党总支2019年为了更有效地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构建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创新党课教育形式、激发党员自我教育主体意识、拓展党员相互教育的载体和途径而进行的党建工作新的尝试,计划在2019年中实现每位教师党员结合自己的专长就“讲政治理论、讲民主法治、讲党史国史、讲传统文化、讲模范先进”等主题进行宣讲,进而提升党建教育的实效性和参与性。
罗幼芝副教授从“数学与文学有哪些相通之处”、“数列的极限与圆周率”、“函数的连续性与拔苗助长的故事”、“定积分思想蕴含的成就事情之道”和“调和级数与蜗牛精神”等五个方面对思政教育如何融入高等数学课进行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中罗幼芝副教授通过一系列生动翔实的案例来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极值”知识点时可以结合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高等数学中多元函数的极值就像庐山的山岭一样连绵起伏,极大值在山顶取得,极小值则出现在山谷。既给抽象的数学知识注入一缕诗情画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生就像连绵不断的曲面,跌入低谷不气馁,甘于平淡不放任,伫立高峰不张扬,这才叫宽阔胸襟;同时引导学生要学会用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低谷与顶峰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例如在在讲解“数列的极限”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用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来引入。“割圆术”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它体现了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刘徽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这一成就比欧洲人要早一千多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科学家凡事追求卓越与完美的工匠精神,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罗幼芝副教授最后总结时指出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纵观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忽略其文化价值,数学教育应纳入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去审视,要充分挖掘蕴含在高数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努力要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传统的数学教育,实现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党总支书记龙新辉在点评时指出通识教育中心承担着全校相当一部分的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任选课教学任务,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这些公共课程中,如何让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更好的价值引领,如何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每一位老师需要积极思考的课题。通识教育中心接下来将始终“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挖掘、发挥各门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中,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无缝连接,实现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思政教育如春雨一般润入学生心田,推动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